首页

我爱美脚网

时间:2025-05-29 21:40:25 作者:爱吃鸡爪又怕长胖的人,真的建议你吃鸭掌!!! 浏览量:96802

  中新网昆明10月15日电 题:景迈山成云南茶博会热词 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和担当

  中新网记者 韩帅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体现的不仅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更将开拓出保护文化遗产的‘中国模式’。”15日,正在昆明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茶博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如是说。

图为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纪念茶。 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本届茶博会上,“景迈山”频频亮相,成为展会热词之一。

  “景迈山古茶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丁世明在开幕式致辞时说。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世居于此的多个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使得村寨和茶林实现上千年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两名傣族姑娘走出景迈山古茶林。 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陈耀华在茶博会上分享《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时提出,景迈山申遗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体现中国文化自信,向世界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为增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添砖加瓦。

  万物有灵是景迈山人所持的朴素观念。敬畏自然、守护生灵成为当地民众自觉的生态伦理。当地村寨建在古茶林中,布朗族、傣族、拉祜族等各族民众对茶山、茶园、茶叶都有着深厚感情。祖先遗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早已成为当地民众的行为规范。

  “景迈山古茶林彰显了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中国智慧’,为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贡献了‘中国方案’。”陈耀华指出,景迈山古茶林的种植方式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图为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吸引观众。 中新网记者 刘冉阳 摄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景迈山应当向着绿色、公平、多元、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陈耀华提出,景迈山应在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领域进行前沿探索,为世界遗产保护开拓“中国模式”。

  他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仅仅只是开始,未来要以更高标准、更大责任保护文化遗产,与全人类共同守护好世界遗产,必将显示出中国应有的大国担当。

  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中兴在茶博会上推介普洱市时同样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没有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空白,必将引领普洱茶产业发展走向新高地,也将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和马女子一样,在蜜瓜产业中喜获丰收的村民还有很多。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实现联农带农,该基地还探索建立了“四金一利”模式,将移民群众深度嵌入产业发展当中,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承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参股经营有“红利”,每年带动移民就业800余人,移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

价格涨近三成,砂糖橘大量上市,“10元3斤”还有戏吗?

随着这些景区的不断成熟,武隆旅游的业态逐渐完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也带动周边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成功打造出“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范例。

宁波将举办“海丝文旅大展” 市场化办展促文旅新消费

据悉,今年漳州市共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面向台湾学生开展定向招聘,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赴漳州交流、发展,为漳台两地青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多便利。今年以来龙文区举办以两岸青年为主题的交流活动7场次,吸引近200人次台青参加,面向台湾青年开展定向招聘,共提供150余个实习就业岗位。(完)

CBA半决赛第二回合:辽宁本钢不敌广东华南虎

每架服役飞机会根据飞行时长,定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大型或小型检修。7NC检维修就如同汽车在4S店保养一样,重点在于对故障排除、组件更改、电气系统维护等方面。尤其对飞机“心脏”发动机、“大腿”起落架、“大脑”驾驶舱进行全面细致检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